2022-02-14
发现自己,走向未来!南外高中邀请陈有海院士为高一新生做生涯规划讲座
【资料图】
读创/深圳商报首席记者 包力 通讯员 刘佳璐 张国勇
为引导2023级高一新生尽早明确目标,催发理想,深圳市南山外国语学校(集团)高级中学(以下简称“南外高中”)“基于立人而创新”新生暑假衔接课程特意设置了生涯规划栏目——“走近院士”。8月16日上午,免疫学博士、欧洲科学院院士、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会士、国家特聘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基金委杰出青年学者、中科院深圳理工大学药学院院长陈有海院士应学校邀请,为全体新高一师生做“从深理工到哈佛,我为什么要上大学?”讲座。一同来访南外高中的还有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人资处人才服务办主任叶远望。南外集团党委书记、南外高中校长梁明,副校长王立颖,高一年级长端丹及全体新高一师生参加活动。
讲座前,梁明对陈有海院士的研究领域、研究成果及主要荣誉进行了介绍,并对陈有海院士的到来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欢迎。
讲座伊始,陈有海院士便抛出了人生三大哲学问题:我是谁?我从哪儿来?我到哪儿去?引导学生从心灵的深处去思考人生职业的重大命题,职业的选择是基于自己真实的兴趣,还是周围环境的推动,如父母的传承和期许、朋友的建议。
接下来,陈有海院士从自身经历出发,讲述了自己的生涯经历。陈有海院士追随自己的职业兴趣,研究领域从最初的医学慢慢聚焦到了免疫学,不断在专业中探索攀登;追求自己的人生理想,从山东到加拿大、美国求学、工作,最终回到国内,想要为粤港澳大湾区、为国家的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大学建设、人才培养贡献自己的力量,一步步地去寻找自己、实现自己!
最后,陈有海院士结合马斯洛需求理论再次回到了“我是谁”的哲学命题,强调“我是谁”最重要的是发现自我,实现自我价值!他告诉学生们,如果真的对某些领域的奥秘充满了兴趣,不要在意别人的说法,一定要静下来思考是否是自己的真实想法。如果是,那么就找到了真实的自己,并且你一定愿意为之全情投入、废寝忘食!
讲座最后,陈有海院士解答了学生的疑问,充满了对学生的赞赏和期许。
梁明在总结讲话中表示,陈有海院士不仅是一位科学家,还充满着哲学思想,对刚刚进入高一的学生来说,也是一位生涯规划的指导者。陈有海院士的讲座值得我们思考和学习。“我是谁”?我们在发现自己的过程中,首要要发现自己的天赋点在哪。每一个生命的都是独一无二、不可替代的存在。人的一辈子都是在寻觅,寻觅好朋友、寻觅职业、寻觅栖居的城市、寻觅工作单位实现价值,但所有的寻觅,最本质是寻找自己。陈有海院士以自身为例,讲述了自己通向自由且成长的进程,希望同学们在本节课的学习之后,在院士科学、前沿的引领下能够更好地探寻自己的目标。
最后,梁明和学生代表为陈有海院士送上鲜花。
审读:孙世建
标签:
- 精心推荐
X 关闭
X 关闭